不過,雖然開季兩連敗但酋長的家傳防守卻仍是球隊的優勢,並有潛力成為未來翻轉戰局的關鍵。首先可以從前兩場比賽看到中路的防守核心 Chris Jones 持續展現聯盟頂尖的影響力,他不僅能提供強大的 pass rush且封鎖對手跑陣,進而使Jones 吸引雙人盯防而讓其他前線球員獲得單挑機會、提升防守整體壓力。其次則是酋長在對傳防守的覆蓋率與策略調度上仍屬聯盟前段班,角衛群在多數情況下能限制對手長傳爆發,至使對手不得不透過短傳與跑陣慢慢推進。這樣的防守型態雖會導致場上時間偏長,但卻有效壓低對手的爆炸性得分能力。而且縱觀兩場比賽的防守組在第三檔防守上的執行力值得肯定,不僅能多次迫使對手掉球權、讓進攻組獲得重回場上的機會。雖然防守偶爾仍會被突破,但與進攻端的起伏相比,防守的穩定性更高,也意味著能在關鍵時刻保住比賽的價值。因此只要進攻端能稍微找回火力,酋長憑藉防守的硬度仍有實力重回強隊行列。
[ 進攻線保護不力、巨人地面推進薄弱 ]
二連敗的巨人則是在前兩場暴露結構性問題。首先是進攻線的狀況;除了主力左截 Andrew Thomas 因傷缺陣,至使得替補線員在與對手防守時多次出現失誤,不僅保護 Russell Wilson 不佳,更因為 false start 與 holding 等犯規嚴重破壞進攻節奏。最好的例子就是第一戰面對華盛頓指揮官的比賽當中,Wilson 在口袋中長時間處於壓力之下而無法有效發揮傳球長處,即便完成了一些推進卻難以轉化為實質得分。其次,跑陣完全無法打開;雖然球隊嘗試使用 Skattebo 等年輕跑衛補強,但平均每次持球推進的效率太低造成整體地面威脅不足,讓對手可以安心佈陣重點限制傳球路線而導致進攻變得單一且易於防守;第三則是紅區效率低落;因為巨人多次推進至 20 碼線內卻無法完成達陣,僅靠射門拿分而使得比分無法緊咬;最後形成進攻疲乏而且推進效率不高。即使Russell Wilson 帶來比過去更穩定的傳球火力,單場傳球碼數一度突破 300 碼!但這種爆發往往難以持續,且在關鍵檔數上無法維持節奏。加上第三檔轉換成功率僅約三成,意味著大部分進攻驟然終止,未能延長進攻回合並消耗時間。換句話說,巨人在紅區的效率長期偏低,總計兩戰合計十次紅區進攻僅換得兩次達陣;這使得巨人即便全場推進碼數不輸對手但最終得分卻顯得貧乏。此外,跑陣始終疲弱也是拖垮駱駝的稻草,總計平均每場不足 80 碼,因此無法在短碼數或 goal-to-go 階段提供可靠的進攻手段,造成進攻套路過於單一而讓防守方容易針對性部署以削弱 Wilson 的威脅。如果再加上頻繁的犯規與關鍵時刻的失誤,巨人的前兩場比賽算是徹底反映出球隊陣容與戰術兼具的短板。